征文

返回首页

04-宁夏煤业-成长记忆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26

成长记忆

宁夏煤业 吴霞

阳光明媚,沐浴温暖,思绪如脱缰的骏马向前奔驰,从孩提时代到为人父母,从春之姹紫、夏之激情至秋之恬淡、冬之宁静。岁月如流,我们轻轻地变化且悄悄地成长,将点滴封尘于温暖记忆中。那些美丽过往中,既有岁月的变更,亦融着祖国发展的足迹。

记忆的书皮

孩提时,最难忘的是那段上学的日子。

矿山子弟学校极是简单,一堵由土墙围成的大院子,七八栋十几米长的平房便是我们的教室。每栋教室都是两间房,一个年级两个班,彼此都是前后左右并排挨着的,一个学校里的学生几乎大伙都熟悉。和教室仅3米相邻的便是老师的宿舍,同时兼着老师办公室。

记忆最深的是每一个学期领书的日子,好像那时同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都是急切的。待到最后一名同学报完名,大家便都涌进班主任的宿舍催着赶紧把新书发下来,然后便乐呵呵地抱着书本跑回家,找各式各样的皮儿给新书“穿衣服”。

开学第一天更是有趣,所有人都是把语文、算术、美术、音乐等课本摆了出来,互相显摆自己的包书“本事”。报纸、牛皮纸、旧挂历,都是按照书的大小裁剪好纸样,然后对折了把书包在里面,并在书脚处做个折扣,既保护了书,还减少了书皮的磨损。包裹完新书,大家会在书的扉页写上自己大名、班级和勉励自己不断进步的名人名句。一学期下来,即便是书脚被磨光了,书皮依旧完好无损。

现如今,孩子们新书包的书皮都是塑料封面,大小不一,封面还有各式各样的动漫图画,五颜六色、琳琅满目。但我还是喜欢亲手给书包个书皮,每当有新书买回,我就用收藏起来的旧挂历把书包起来。

“坐骑”的故事

中学时代,骑车上学也是很风靡洒脱的,“永久”牌坐骑,一站到校。尤其上斜坡的过程,迎风飞舞,骑至学校,一锁一立。上课同学们谈论学习,下课大家谈论“永久”,别有味道。

我家和车有缘。90年代,父母从石沟驿分流到灵新矿,学校离家住的地方有三四十里的路,每天上学我们都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出发,这提前的时间还要绕着山里的便道才能赶出来。为了方便我们上学,母亲勒着一家人的肚皮,挤出两个多月的工资买了第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起先每天上学都是由父母接送,周末休息时,哥哥们会带着我们几个在学校操场学习骑自行车。自从学会骑车,“永久”便成了我们的私有品。每次上学,“永久”高高的中梁、座椅和后座便成了我们三个人的固定座位。直到我和弟弟们轮流交替离开学校,“永久”便又回到家里继续使用,成了哥哥们上班的坐骑。后来大哥自己挣了工资,买来了一辆红色的“凤凰”赛车,才把那辆大“永久”给替换下来。

2015年,我和爱人商议用积蓄买了一辆黑色“丰田”轿车。每天上下班,都是“丰田”载着我们晨出晚归。望着它,总能想起当年我们上下班的大“永久”。

记忆里的桥

秋天是回忆的季节。

每每秋天来时,我总能想起疼我爱我的外婆。记得每年寒暑假,母亲便把我们兄妹几人送到乡下外婆家里。在乡下,外婆会盯着我们写作业,写完作业外婆便带着我们几个去抽柳条、采牛豆、挖野菜。到了冬天,外公带着我们一起去桥下滑冰。外公手可巧了,他会用一些废旧木板和铁皮给我们做个简易滑冰车,一个前边拉,一个后边推,很是好玩。

外婆家门口有一座拱桥,听外婆外公讲那是很久以前,红军来村里专门修建的。最早是村里人用木板搭建的,不牢固。后来红军来了,就给乡里修了这座桥,修成后起名为“胜利桥”。胜利桥由两个大墩子支撑,左右大小各两个拱洞。每年下山水时,洪水从拱洞飞过甚是壮观,村里乡亲们也都会到胜利桥墩上,用网子、筛子、框子捞鱼。

上高中的时候,每周开学,同学们都会相约在桥头集合一起骑车到学校去。好多年后,旧地重游,“胜利桥”早已重修。新桥更长更宽,桥上车水马龙,各色车辆来来往往。秋风和煦,恬淡平静,我在心里也默默祝福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厨房擎天柱“鼓风机”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搬家。记得在石沟驿时,我们住的老房子是大院形的土坯房,南北上下共有两排。南面为上屋,一连三间,中间为客厅,左右是卧室。面北是下屋,也是一连三间,一间厨房做饭,一间碳房存煤,一间存放一些杂物。

在院子的空地,母亲除了种点花草外,还会养几只鸡和鹅。每每过年的时候,这些小动物就会成为我们的美味。后来父母分流到磁窑堡,我们又重新盖了几间砖房,也是一个大院子,不一样的是父母给我们兄妹三人分了两间独立的小屋。我的屋子里除了床、小桌还有笔和墨,临着窗便可以看见马路上的车来车往,还有千里以外空旷的山脊。

厨房也和老房子的大不一样。最早使用的火炉不再是做饭取暖的主力,新配的“鼓风机”很是带劲。只要灶里有一丝丝火星,打开鼓风机,分分钟便可以看到锅灶里的“燎原”之势,做一顿饭的时间也比原来省了好多。

随着日子越来越好,现代化的产品日渐多了起来,取暖工具也不再是火炉。父母利用空地盖了一个简易的锅炉房,还安装了家用小锅炉。这种家用小锅炉既可以做饭也可以供暖,一举两得。

从前为了方便矿里的员工上下班,职工的家都是建在矿区附近。随着企业的发展,那些自建房都进行了棚户改造。在企业补贴下,我和同事们都买了楼房,楼房里安装了天然气,敷设了供暖管路。

闻鸡起舞家业兴,闲庭信步春风来。在祖国的怀抱中,我愿用喜悦的文字来歌颂,那每一种个体在社会大发展中取得的成就。我想,千千万个中华儿女都会感同身受吧!

版权所有: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Firefox、Chrome、IE(IE8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76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