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国电电力:党旗飘扬处 抢险攻坚时

作者: 顾瑾瑛 孙玉鹏 卜健芳 来源: 国电电力 发布时间: 2025-08-12 字号:【

8月10日15时18分,国能承德热电1号机组的并网指示灯骤然亮起,运行人员难掩激动击掌相庆。随着这台机组成功并网,该公司3台机组全部恢复运行,标志着这场持续两星期的抗洪抢险复产保供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自7月28日凌晨,承德热电遭受有史以来最大洪水冲击,机组运行条件严重受损,3台机组全部被迫停运。危急关头,国电电力党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统筹调度抗洪抢险工作。一声令下,周边的三级单位迅速集结,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团员青年主动请战。在这156个小时里,各方力量紧密协作,构筑起“党委统筹、支部攻坚、党员冲锋、青年助力”的立体防线,用实干与担当谱写了一曲抗洪抢险的动人篇章。

党旗筑堡垒 一线显担当

7月27日,承德市双滦区暴雨如注,上游庙宫水库泄洪而至的洪水冲进承德热电厂区。上午9时,承德热电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如压顶乌云,党委扩大会议紧急召开,在厂的班子成员与中层干部神色凝重地围坐桌前,未在厂人员通过小鱼易连视频参会,屏幕上的面孔同样写满焦灼,厂党委即刻决定成立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同步启动防汛应急一级预案,逐项明确班子与在厂中层分工及救灾步骤,严令在外干部火速返岗,要求全员待命随时返厂。

一场与洪灾赛跑的战斗,在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中打响。洪峰浪尖之上,党委就是定盘星。在部署完厂区抗洪抢险的工作后,党委书记刘海山随即对接政府与上级部门争取支援,同时协调全厂在岗力量和现有物资守住核心阵地。党委成员全员驻守厂区,各司其职、协同联动,在危急时刻筑起坚强指挥核心。各支部冲锋在前,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立即投身设备停运、沙袋垒筑、人员转移、物资卸运、淤泥清除等急难任务,在抗洪一线践行着基层支部“战斗堡垒”的使命担当。

在承德热电全力抢险的关键时刻,国电电力党委迅速吹响协同救援集结号,第一时间召开防汛处置工作视频会议,并统筹各应急管理组即刻进入“战时”状态,高效协同落实救援任务,同时向周边电厂发出支援号召,构建起上下联动的防汛救援体系。国电电力主要领导和生产负责领导先后到达承德热电,深入厂区积水最深处、抢险最前线,同承德热电班子成员逐项敲定机组保护、人员转移、后勤保障等关键环节,靠前指挥为一线抢险注入强劲动力。

图为兄弟单位支援物资到达承德热电

为打通物资保障生命线,国电电力物采部紧急开辟绿色通道,皮划艇、抽水泵等抢险设备连夜调配启运,以最快速度送往一线。同时,国电电力党委的号召凝聚起强大合力,大同公司、秦皇岛公司、京燃热电、三河公司、低碳科技、廊坊公司、怀安热电、盘山监理、绥中公司、湖东电厂等单位闻令而动,迅速组建支援队伍星夜兼程赶赴现场。冀北调控中心的帮扶专家也带着技术方案赶来,为涉网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专业指导。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时间,满载兄弟情谊的救援力量从四面八方汇聚。100小时内,64名技术骨干陆续抵达,带着专业工具投入设备抢修;绝缘靴、潜水泵、变频器等2000余件应急物资连夜卸运,堆成小山的物资旁,党员突击队正快速清点分发;纯净水、面包、方便面等生活物资源源不断抵厂,56项关键备件在运输途中加急赶路。

从统筹调度到物资保障,从技术支持到人力增援,国电电力党委聚力拧绳,各单位跨域协同作战,在洪灾前筑起救援堤坝,为抗洪抢险与能源保供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

党旗映洪峰 争当“排头兵”

7月27日上午九点,洪水突袭厂区,电气分场通讯楼一楼48伏电源成保电关键——此处电源一旦失电,将触发电网停机指令。危急时刻,电气分场党支部书记张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架起潜水泵抽水,同步抢筑防洪墙。

随着水位持续攀升,厂区各处险情频现。为统筹救援力量,通讯楼人员被分散至其他抢险点,仅留电气分场副主任赵煜伟、保护班班长曹括和李玟洁三名党员坚守。“死守光纤差动,绝不能让48伏失电!”三人牢记命令。沙袋垒至1.3米,却仍挡不住洪水,他们便搬来办公桌,挽臂站成人墙护在设备外。

从机组运行到三台机停运,48伏电源始终稳定,为停机争取了宝贵时间,直至7月28日凌晨4点最后一台机组停运,他们才撤至二楼安全地带。

当天夜幕降临时,政府预警更大洪峰将至。厂里的19名党员临时组成突击队,由总工程师薛永和带队赶赴两公里外的铁路桥漫水点封堵,以减少超大洪峰对厂区的冲击。突击队员们与地方防洪队伍并肩战斗,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沙袋,让挡水板外的壁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高,经过奋战,洪水对大桥的威胁终于解除。来不及休整,从铁路桥处回到厂区后,突击队员们又投入到厂门封堵战中。洪浪中,大家手拉手顶水前行,用脱硫钢球、卸下的门板、脚手板筑起防线。暴雨如注,洪浪涛涛。直到28日凌晨两点多,厂门处成功构筑起了挡水屏障,为机组停机争取了宝贵时间。此时,党员们已在洪水里浸泡了近8小时,出水后浑身湿透,全身直打寒战。“可算是堵住了。”党员突击队队员刘士儒囫囵吃着饭,声音带着刚从洪水里出来的沙哑。

7月30日,随着天气转晴,厂区积水大部排尽,留下了十厘米厚的淤泥。30多度的高温炙烤着大地,淤泥蒸腾起刺鼻的腥臭,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党员突击队的斗志。他们踩着腐烂杂物,挥起推铲将淤泥铲入下水井,不少人雨鞋里的双脚已磨出血泡,却仍不停歇。高温湿热的环境中,党员们用汗水冲刷着洪灾的痕迹,以不退的斗志加速推进厂区环境的恢复,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图为2号机组并网成功后的集控室 

8月4日,连续9天驻守集控室的副总经理贾岗眼中布满血丝,眼下的乌青记录着连日的疲惫。他紧盯屏幕上的汽包壁温曲线,当即将达到50摄氏度的超限温差时,眉头瞬间拧成疙瘩。“立刻召集骨干!”他立即组织生技部、发电部、锅炉专业党员骨干力量研讨有效对策,最终破解了机组启动的棘手难题。14点22分,2号机组并网成功的瞬间,集控室爆发出震耳欢呼。贾岗长舒一口气,摊开的手掌上,指甲掐出的深痕清晰可见。

危难时刻显担当,党员们的身影始终挺立在最险处、最难处。他们在救灾保供中竖起“排头兵”的鲜红旗帜,让党性光辉在防汛一线熠熠生辉。

党旗所指处 青春勇担当

党旗所指,便是团旗所向。

“厂区积水最深达1.7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厂党委的指令刚传至团委,团委书记孙玉鹏便立即在键盘上敲下了《抗洪抢险倡议书》。这份特殊的“电子战书”瞬间点燃公司团青工作群。“青年突击队15分钟集结!”敲完这行字,他的手机屏便被风场张荣峰、物资部丛野等名字不断刷亮。

窗外滂沱大雨,道路上的车辆鸣笛声混着雨声,像不停歇的“冲锋变奏曲”。“分两组!一组负责接应救援物资,二组跟我划船转移人员!”简单培训后,身着橙色救生衣的青年突击队迅速投入战斗,成为风雨中最醒目的底色。

此时,承德热电团委“我为青年办实事”的“码上办”平台像被按下快进键,抗洪期间求助激增,屏幕上一连串信号急促跳动——2名检修工被困循环水泵房,10名发电部人员受困2号机北门,1名女职工生病在宿舍楼等待就医……队员们不敢耽搁一刻,马不停蹄接送这些受困人员。

图为青年突击队前往执行抢险任务

皮划艇在洪流中穿梭,队员付康从最初的“原地打转”到后来的精准操控,4次穿越漂浮着树枝的洪流,半日内成功将6名受困者安全转运。当护送技术人员途经输煤栈桥时,冲锋舟发动机突然因杂物缠绕熄火。见状,退役军人李新毫不犹豫率先跳入柴油味刺鼻的激流,3名队员紧随其后,在齐腰深的洪水中合力拉船百余米,用臂膀筑起生命通道。当两艘皮划艇满载最后一班人员在漆黑的1号机北门会师,大家相视一笑,互相鼓励打气。

7月28日上午,第一批救援队伍冲破险阻抵达承德热电,救援物资也随之送到。闷热的物资库房里,一场暴雨中的接力赛火热上演。刚刚运抵的4艘皮划艇,大的重达310公斤,需要6人配合装载机同步发力。“左三右三,腰板挺直!”随着队员郭晓磊的号子声,大家像移动的人体传送带,在湿滑地面上将救援物资稳稳传递。35℃的高温中,混合着橡胶与金属的热浪灼人呼吸,队员们早已分不清脸上是雨水还是汗水,却没有人停下来歇口气。当所有物资接卸完毕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1点。大家瘫坐在地上,在黑暗中传递带有体温的八宝粥,大口进行水分和能量补给。

从15分钟火速集结到风雨中转移受困者,从通讯楼的彻夜守护到物资库房的接力搬运,青年突击队的每一步都循着党旗指引。他们生动诠释“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让青春担当在一线闪耀。

洪峰浪尖之上,党旗高扬永不褪色。在国电电力党委的统筹部署下,兄弟单位千里驰援,承德热电所有党员和群众坚守一线。大家协力同心与暴雨赛跑、同汛情抗争,用双手筑堤、用肩膀扛险,让红色力量在洪流中迸发硬核担当。

脚部
X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