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春风拂过哈拉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示范基地,这里人头攒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神东煤炭2025年“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义务植树活动在这里正如火如荼开展。
活动现场,铁锹与土地碰撞发出的沙沙声、水桶晃荡时清脆的叮咚声、员工们之间此起彼伏的谈笑声,构成了一曲充满活力的劳动之歌。
图为义务植树志愿者到达指定植树地点
“这片区域要种樟子松,注意保持树苗的直立,根系要舒展,填土时要分层踏实,确保树苗与土壤紧密结合。”现场技术人员一边指导,一边示范标准动作。
植树活动吸引了大柳塔镇党政机关、大柳塔镇人民医院、大柳塔实验中学等周边单位踊跃参与,1380多人共同携手为春日的矿区大地增添新绿。大家认真学习植树要领,按照要求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挥锹挖坑换土、扶苗栽植、修整树盘浇水,合力种下象征合作的“同心树”。
“等来年春天桃花开了,我们就来这里拍照打卡!”
“在这里种下樟子松树苗,看着它们长大一定特有成就感。”……
原本不认识的两人,在配合植树的过程中,已经许下了来年的约定。
图为志愿者栽种树苗
连续10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的生产服务中心职工乔志强夫妇格外引人注目,丰富的经验让他们动作熟练,配合默契,很快就完成了规定任务。
“看着我们以前种下的树苗,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对我们来说也很有纪念意义,以后到山上来玩,可以骄傲地和孩子说,这些树是爸爸妈妈一起种下的。”乔志强说。
妻子凌昉瑞感慨地说:“每年植树的时候,都能明显感觉到矿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站在山上一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
经过上午的努力,哈拉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示范基地上新栽种的樟子松树苗整齐排列,嫩绿的枝芽在微风中摇曳,新栽种的树苗错落有致、迎风挺立,承载着大家对绿色生态发展的美好期许,也让初春的矿区展现出勃勃生机。
图为大柳塔实验中学学生参与义务植树
神东矿区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这里曾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年降水量仅有400毫米,但蒸发量达到了2600多毫米。在这里植树造林要面临干旱、风沙、塌陷等诸多困难,种下一棵树,需要管护3年、浇30多次水才能成活。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神东坚持植树造林40年,植树4900多万棵树,生态治理面积达606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由3%提高到了66%以上,为构筑祖国北方生态屏障贡献了神东力量。
图为远眺神东生态建设图景
40年来,神东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待生态保护,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如今,义务植树已经成为全体神东人刻在骨子里的自觉行动。
“作为神东子弟,父辈们用汗水开采乌金,我们接过绿色接力棒,在同一片土地上播撒生机。这不仅是对环境的守护,更是神东人代代相承的使命。” 神东工程项目公司宋浩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