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随着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安徽公司池州电厂二期两台660兆瓦发电机组扩建项目竣工,全面进入商业运营阶段。该项目是安徽省“十四五”规划首个核准火电项目,构建了“高效发电+深度净化”的绿色能源生产模式,为华东地区煤电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了示范样本。

图为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作为安徽省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布局,池州电厂二期项目总投资50.4亿元,建设两台66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能效指标达同时期、同类型机组领先水平。项目聚焦技术引领与生态友好,通过多项创新实践实现了能源高效转化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项目搭载哈尔滨锅炉厂自主研发的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塔式锅炉,采用先进热力循环设计,通过“烟气冷却器+二次风暖风器”烟气余热利用方案,供电煤耗显著降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10万吨。
同时,项目构建了全方位的环保体系。国内首台套螺旋卸船机浮码头的建成,实现了全封闭无扬尘卸煤作业,其中“螺旋卸船机浮码头+无人值守技术”荣获全国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极大提升了燃料接卸效率与环保水平。配套建设的湿法脱硫、SCR脱硝及静电除尘装置,使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稳定达到超净排放标准,并创新应用北斗定位技术对除尘器本体进行毫米级自动沉降监测,融合5G通信可视化技术优化生产管理,加速了智慧电厂建设进程。全封闭储煤棚配备微雾抑尘系统,结合废水零排放与固废全量化利用技术,为守护长江生态构筑起坚实屏障。

图为池州电厂航拍图
池州电厂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72亿千瓦时,能够满足约400万人口城市的全年用电需求。这一电力增量不仅将有效缓解皖江经济带东部地区用电紧张局面,为池州及周边城市的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提供稳定能源支撑,还强化了安徽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皖电东送”的枢纽地位。
作为城市能源保供和民生服务的守护者,安徽公司始终坚持“植根安徽、融入安徽、助力安徽、服务安徽,在安徽发展,在安徽奉献”的理念,创新探索综合能源供应模式,配套建设供热、污泥耦合掺烧、干灰分选、中水回用等项目,推动火电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努力实现煤电供应清洁化、新能源建设基地化、综合服务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