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成长 < 返回主页

湖北汉川发电公司 江汉明珠耀光芒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21-12-14

湖北武汉西郊,有一座秀美城市——汉川。这里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风起绿杨。在这里,湖北公司汉川电厂依城而建,傍水而居,宛如一颗璀璨的能源明珠。三十二载栉风沐雨,三十二载砥砺前行,在电力事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汹涌浪潮中,始终秉承“科学发展,争创一流”的初心使命,党旗引领,文化铸魂,在不断奋进的新征程中磨砺出夺目的时代光芒。

图为汉川公司职工庆祝建党百年

十年起步:筚路蓝缕启山林

漫步汉川公司企业文化长廊,一幅幅老照片无声地讲述着脚下这片热土变迁的故事。

1989年9月2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40周年华诞之际,汉川公司正式孕育而生。

图为职工庆祝铁路专用线全线贯通

“汉川公司是国家‘七五’重点能源建设项目,自成立之日起就创下了三个第一:第一台国产引进型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湖北省第一个装机过百万的火电厂;湖北省第一个集资电厂。”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胜如此介绍。随着汉川公司成立,不仅有效缓解了湖北严重缺电的紧张局面,也开启了湖北电力发展的新纪元。

“三个第一”,注定汉川公司要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闯出一条新路。“第一台机组建设时,新设备、新技术有50多项。没有经验可以参考,全靠着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回忆起建设初期的那段峥嵘岁月,已退休的原公司总工程师王世林不无感慨。“我们的煤主要来自河南,受交通运输限制,入厂煤和设计煤种区别很大,1990年1号机刚投产那会儿,设备三天两头出故障。有时在家里正吃着饭,一听到机组排汽的轰鸣声,大家丢下饭碗就赶紧往厂里跑。”

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党旗高高飘扬。面对挫折,汉川公司党委以“四爱四明”教育工程为引领,着力打造“爱国、爱厂、爱岗、爱家;开明、精明、文明、廉明”的职工队伍,团结带领全体职工迎难而上,靠着拼搏实干的韧劲,在一次次摸爬滚打中摸索前行。

1991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因为煤场库存少、煤质差,干煤棚出现严重堵塞,机组运行汲汲可危。关键时刻,时任副厂长的何兴耀带领50余名党员职工紧急集合,他们在寒风中用铲车铲,开推土机推,靠着人工一锹一锹把煤送上皮带,经过10多个小时的通宵鏖战,硬是保住了千家万户的团圆灯盏。

图为1号锅炉安装现场

1993年12月,随着电力部全面推进创建一流火力发电厂,汉川公司顺势而上,在通过达标验收后,开启了建设“一流汉电”的新篇章。从党委到党支部、党小组,从劳动纪律、厂容厂貌到设备整治、班组建设,千余名职工对照“一流企业”标准,一步一个脚印,逐条逐项落实。

图为老领导手捧奖牌走进厂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1998年4月,二期工程4号机组顺利投产,汉川公司正式迈入百万级火电厂行列。1999年8月30日,企业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一流火力发电厂”。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生产技术部运行主管梅海龙还历历在目:“当初老厂长、老书记捧着这块沉甸甸金灿灿的奖牌走进大门,一瞬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家比过年还高兴。我们不仅实现了湖北省电力企业‘创一流’零的突破,也为中国共产党成立50周年献上了厚礼!”

十年奋进:逆风飞扬勇争先

时代的车轮迈入二十一世纪,电力体制改革浪潮席卷而来,将电力行业推到市场经济的前沿。

企业未来路在何方?党委班子谋定而后动,遵循“融入中心、进入管理、发挥作用”思路,将党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探索着改革求变的二次创业之路。

图为三期百万机组开工现场

从1998年至2007年,汉川公司通过推进公司改制,逐步形成“一套班子、两个公司”的运作模式。组建4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公司,加快多经产业进入市场化运作。深入推进内部改革,按照“职责明确、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工作高效”的原则,精减单位部门,逐步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制订星级评价体系,实施薪点制分配方式,持续深化三改,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年初始,一场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突袭南方,道路结冰,天寒地冻,用电负荷大幅上涨,燃煤供应和火车煤接卸遇到了巨大困难。时任燃料储运部主任的李庆辉回忆说:“最冷的时候,煤运进厂时已经冻成了一个大冰砣,牢牢粘在车皮里,用翻车机根本翻不下来。”紧急关头,党委第一时间组织了100多人的党员突击队,冒着零下4度的严寒,在铁路沿线打响清理冻煤的大会战,靠着挥舞的铁锹,排空了车皮270余节。那一年,汉川公司获得“湖北省抗冰保电先进集体”称号。

图为职工抗击冰冻保发电

寒流过去,但“春天”并没有到来。受全球经济危机和电煤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发电企业的严冬拉开序幕。面对严重亏损的压力,汉川公司党委发起了“唱响两首歌,学习两位奇人”号召。两首歌就是《国歌》《国际歌》,提醒汉电每一名职工,战胜困难只有依靠自己;学习两位“奇人”,就是学习时任苏龙公司总经理的陶建华和外高桥第三电厂总经理冯伟忠。

汉电人在思想上汲取前行的力量,也在行动上寻求发展势能。他们从技术改造入手,深入挖潜,2008年5月,1号汽轮机通流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汉川公司首次通流改造,谁来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关键时刻,时任生产技术部汽机专责、党员宋伟民勇挑重担。实施改造的50天多里,他把家搬到了厂里,坚守在汽机12米平台。累了,就地打个盹;饿了,随便扒两口盒饭。汽轮机穿转子前,50多岁的他坚持进入狭小闷热的汽机隔板间做最后的拉网式排查。由于长时间蜷曲,检查完毕时,他的双腿已不能走路,是靠着大家的搀扶才挪出了汽轮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8年7月,1号汽轮机通流改造成功,铭牌出力提高到33万千瓦,供电煤耗降低10至20克/千瓦时,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也为另外3台机组的通流改造积累宝贵经验。

寒夜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2008年,汉川公司三期扩建工程首台100万千瓦机组获得路条,为汉电人点燃了新的希望。2009年,适逢企业成立20周年,由职工创作的歌曲《我们都是一家人》唱出了汉电人的心声:“真火焚烧,才能重现凤凰;冷云散尽,才能看见阳光。风雨中,我们用坚强做翅膀,就算逆风也要高高飞翔……”

十年跨越:好风借力创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汉川公司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坚强的勇气和毅力,顶住市场变化的一轮轮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谱写了一曲科学发展、拼搏实干、进取创新、追求卓越的新篇章。先后完成了4台30万千瓦机组增容改造,高标准稳步推进三期工程建设。2016年,随着第二台百万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汉川公司总装机容量达到332万千瓦。

图为百万千瓦机组集控室

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汉川公司党委深根细作,摸索出具有汉电特色的经验做法。精心培育“一流汉电,幸福家园”的文化篇章,打造了“三学三亮三比,对标一流”的党建品牌;“关键动作标准化”的党廉品牌;“劳模专家创新工作室”的工会品牌及“拜名师做高徒”团委品牌,不断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了企业向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示范火电厂新征程不断迈进。企业先后荣获“湖北省健康企业”“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图为集团公司劳模梅海龙正在监测设备

2020年,一条供热管道自汉川公司延伸至东西湖,跨区供热目标得以实现。与此同时,汉川公司四期扩建工程筹备工作有序推进,新能源光伏项目全线启动。“未来,我们将努力建立煤电、热力、光伏、燃气发电、生物质(垃圾)发电、固排物及其它附产品经营的多元发展格局。”汉川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窦鸿斌信心满满地说道。汉电人用心描绘着融合自然之美、科技之美、人文之美的“美丽汉电”新画卷。

2020年,对于汉川公司党员职工最难忘怀。1月20日,一场新冠疫情让繁华热闹的武汉猛然间按下了“暂停键”。危急时刻,疫情就是命令,保电就是责任。1月21日,汉川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25日,大年初一,公司党委正式吹响驻厂值守保电集结号,“我是党员,我先上”“家里已经安排好了,随时可以进厂”……一时间,请战书纷沓而来。当晚8时,3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告别家人,逆行冲锋,奔赴岗位,开启了一场不知归期的保卫战。

设备管理部炉控班班长、青年党员曾海波就是在那一天进入自己的阵地。从入厂值守的那天开始,他吃在班组,睡在班组,独自肩负起全班设备巡查、故障分析处理的重任。妻子在医护前线救人,他在后方保电,整整65天,他们各自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那些忙碌的夜晚,夫妻俩只能通过视频互相鼓励、相互打气。

图为运行人员战疫保电

在战疫保电的日子里,汉川公司师徒组、夫妻档、父子兵、甚至一家三口齐上阵的事例举不胜举。“一防三保”主题竞赛,“战疫当先锋,夺取双胜利”,“保卫健康、守护家园”,党组织积极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为打赢抗疫保电阻击战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汉川公司实现了设备零非停、人员零感染。

向汉川市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向汉川政府防疫一线人员捐赠防护服650套,各类医用口罩20600个,组织员工捐款近6万元,无偿献血17300毫升……,越是艰难越能彰显出央企砥柱中流的坚强力量。当年,汉川公司被授予“中央企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扬帆起航凌云志,中流击水正当时。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汉川公司锚定世界一流目标,乘势而上再出发。“奇迹在我们脚下延伸,光明在我们手中永恒”,这是流淌在他们心中一首歌,更是他们永不停歇的奋斗足音。

版权所有: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Firefox、Chrome、IE(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