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 < 返回主页

江电,有我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21-08-02

在那间略显年代感的会议室里,带着浓浓的川音,袁平介绍着这个走过一甲子有余老厂的前世今生。江油发电厂始建于1958年,因“三线”建设而兴,乘改革开放而壮,10台机组相继建成……

图为1958年7月19日江油发电厂开始兴建一期工程

“从1958年7月19日破土而立至今,我们历经了漫长的四期工程建设、历经了主管上级的多次变更、走过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见证了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等多次转折。”作为第十五任厂长、第十一任党委书记,袁平说,无论在任何阶段,我们的党心、初心、事业心坚如磐石。如果敲锣打鼓能实现目标,那要我们共产党员做啥子。

刚毅与顽强既写在了奋斗路上,也写进了江电人不屈的基因。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他们点燃了事业的薪火,63年过去了,超过一千四百多亿千瓦时的电能从这里源源不断送出,一批批优秀的电力人才从这里走向更广的巴蜀大地。

从副厂长岗位上退下来已有23年的耄耋老人叶德谦精神依然矍铄,每次路过厂区,老人总会不自觉地绕进院里看看。写进双眸的不仅有奋斗的故事,还有永恒的事业情怀。

“正如《江电之歌》唱到‘花开花落总是不忘创业艰难’,一期工程正处‘三年困难’时期,机组事故多、发电煤耗高、运行不稳定。”叶德谦老人说:“最难忘的还是每逢升煤机垮链时,职工们就用脸盆、畚箕人工运煤到煤仓,链条锅炉排出的红火碳渣,职工们忍受高温用小斗车将其推到灰场,这就是创业者们俗称的‘开火车、烤腊肉’。”

创业初期物资的匮乏没有难倒一心为国家贡献能源的江电人,艰苦的岁月里他们开荒种地、生产自救,挺过了艰难岁月。

图为1971年4台5万千瓦机组建成

1971年,江油发电厂二期工程4台5万千瓦机组建成,全厂总装机达到22.4万千瓦,成为了四川电网的重要支撑点。已经退休的马光赫老人提及那个日子,写满岁月沧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装机规模逐渐上去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当然高兴。但是随之而来的困难也令我们头疼不已。”在电力检修行业颇有口碑的马光赫说:“4台5万千瓦机组,一台从波兰进口、三台来自原东德。国外进口机组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本来就有神秘感,加之设备上印刷的、说明书上写的都是外文,过文字关就是第一道难关。”

尽管江油发电厂一期、二期项目早已关停,但时隔多年,每每回忆起当时的经历,马光赫老人依然自豪不已。他说,我们凭借一己之力不仅安装好、检修好发电机组,还运营好了一、二期机组,也为后续三期、四期项目建设积累了经验。

图为已运行三十年的法国进口发电机组

1991年,江油发电厂三期工程2台33万千瓦法国阿尔斯通机组建成投产,电厂也由此成为了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火电厂。2台33万千瓦法国机组,承载了无数江电人的希望与梦想。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江电人在这片热土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江电责任担当心口相授;爱厂守纪、安全稳发,江电精神代代相传;求新求变、艰苦奋斗,江电传统一以贯之,最终绘就了一幅精美画卷。随着四期工程2台30万千瓦机组的建成,总装机达到126万千瓦。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电力系统一流火电厂、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江油发电厂不仅在江油地区乃至四川省工业发展中都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

每一次重任的担当,对于江油发电厂的每一名职工来说都是一次信仰的淬火与升华。2002年,基于两台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引进机组控制组态不透明,修改组态困难,汽机基本级控制系统、模拟量控制系统频繁出现故障,多次造成机组跳闸的问题,江油火电厂决定首先对32号机组分散式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这是我国第一次由中国人自己改造法国技术严格保密的30万千瓦以上机组控制系统。

“既要保证检修质量,还要顶起水电枯水期的电网负荷,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依的条件下,我们用58天完成了设备供应商需要8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袁平说:“改造后的系统比原系统更具先进性,机组设备安全可靠性显著提高,备品备件实现通用,解决了机组控制系统维护的长远问题,连外国公司的负责人也禁不住啧啧称奇。”

58天是效率、是实力,更是一种精神。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切:在任何困难面前,江电人是压不垮的。

“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厂网分家,江油发电厂遇到了建厂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从2004年至2012年,8年中企业累计亏损超过了10亿元。特别是2008年“5.12”特大地震,企业受到灾难性打击,生产、生活设施严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6亿多元。在大灾大难面前,坚韧的江电人挺起了不屈的脊梁,自强不息,同舟共济,顽强拚搏,按照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开展了灾后重建大会战,通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修复了机组,重建了家园,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

图为2008年6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视察江油发电厂看望慰问干部职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在历史的转折中,江油发电厂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与挫折,即使如此,都不曾有一个人放弃过。最难的时候,给职工开工资、买燃料都捉襟见肘,说到此处,刚毅的袁平停顿了片刻。

至今他还清晰的记得2013年的那个日子,“马上临近春节,那天晚上我是含泪送100多名弟兄远赴新疆……”

路都是被逼出来的。为了能够打破眼前的困局,江油发电厂利用自身实力雄厚的检修队伍走上了创业“自救”道路。现任江油发电厂检修维护部经理助理马震东就是这支大军中的一员。

“有对家人的思念,有角色转换带来的委屈,最终我们都挺过来了。”马震东说,几年来我们的足迹走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辐射海外,不仅带来了丰硕的对外创收业绩,更在业界竖起了“江电检修”的品牌。

“要想江油发电厂有真正的转变,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把检修的品牌竖起来,另一方面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成为了江油发电厂领导班子集体的共识。

不得不改、不可不改、必须要改!

图为江油发电厂建成热电联产1号管线

时任江油发电厂发电部主任的刘刚回忆道,在治理机组非停的初期我连续3个月的工资被罚的一分不剩,由此可见我们之前的管理确实粗放,厂领导治理非停的决心之大。

“3个月工资被扣也值了,毕竟让安全发电、精准运营的理念深植于我的脑海。”刘刚说,一系列举措的落地落实,全厂的运行发生了质的变化,机组非停次数直线下降,2016年我们实现了全年无非停,安全生产始终保持了平稳有序。

从安全入手开始破题的同时,江油发电厂还开始了对机构设置的优化精简。马震东说,过去存在一人干多人看的现象,现在大家抢着干、精益干已蔚然成风。特别是在2014年后,全厂管理部门由之前的26个精简成了14个,中层管理人员也由最初的50多人减少了到现在的30人左右。

不仅如此,掣肘多年企业轻装上阵的“三供一业”、厂办“大集体”也有序平稳的实现了剥离,两台33万千瓦机组提前4年完成了节能升级改造,节能减排保持区域领先优势,供热项目也发展了起来……

一向关心江油发电厂发展的叶德谦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干的不错,从2012年加入神华集团后,当年就实现了盈利,后续几年保持了持续盈利,2017年后由于水电的快速发展,出现2年亏损,但这之后又都实现了盈利……

接着老厂长的话,袁平大声说:请老厂长放心,时代接力棒已至我辈手中,定当不辱使命,我们融入国家能源集团后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话音刚落,坐在那间略显年代的会议室里的所有人开心的笑着说,要得,要得!江电,有我!平实中充满了力量,力量中饱含着坚定!

“百年企业,再兴江电”,这是江电人的梦想和愿景。的确,新时代的江电人已经做好了赶考的准备,已经出发!

版权所有: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Firefox、Chrome、IE(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