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国电电力大同公司:平凡人的“数字”公益路

作者: 王可超 来源: 国电电力 发布时间: 2020-11-16 字号:【

“7721562351200…… ”看到这串阿拉伯数字,您可能会联想到经济价值、数列规律,又或许是简谱曲调。然而,这串数字无关于财富、数学、音乐,看似毫无规律的数字背后,却是一个平凡人的价值“标签”,正是这些记录着他的公益之路。

“数字标签”的主人是王永涛,他是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大同公司燃料车间一名普通的员工,穿上工服他是尽责的运行巡操工,脱下工衣他是称职的“全能老爸”。2014年,他穿上了一件艳红的“棉布小坎”后再未脱下,从此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公益人”。

7年 捐款7215元

“当看到那些孤寡老人的一刻,我心底就有一个声音:必须为他们做些什么。”提起2014年3月,在大同县蔡庄村厚德家园参加公益活动时的场景,王永涛至今记忆犹新。阴冷的居住环境、单薄的被褥粗衣、单调的一日三餐,以及孤寡老人那无助失落的眼神,无时无刻不在深深触动他。

当天,王永涛与志愿者们将筹集的衣物一一分发给老人们后,又将米面油、肉食、蔬菜等生活品搬往了食堂。看着清锅冷灶的厨房,王永涛萌生了为老人们做一顿可口饭菜的想法,在得到志愿者们的一致认同后,冷清的厨房瞬时热闹了起来。

生火、起锅、呛油、和面、拌馅……志愿者们各显其能忙碌起来,有着多年做“家常菜”经验的王永涛走到灶旁,当起了主厨,做起了平生第一次大锅饭。

看着三荤两素的菜肴以及热气腾腾的饺子,老人们满心欢喜,激动地说:“太谢谢你们了,你们一来,我们好像过年一样。”当得知还有部分腿脚不便的老人无法来食堂吃饭时,王永涛又将饭菜转好,一份一份送往老人的屋中。当饭菜端到聋哑老人李大爷面前时,老人眼中泪花闪动,鼻腔中发出的闷哼声如倾如诉,颤抖的右手缓缓举起,向王永涛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那次活动之后,王永涛郑重递交了加入公益协会的申请和一年的会费。由此,他的“公益路”正式启程。

王永涛先后跟随爱心公益协会参加了关心关爱孤寡老人、环卫工人、贫困生、白血病患儿等一系列的活动。

2014年,公益协会群里发布的两条“贫困白血病患儿的求助信息”牵动了他的心弦,作为一个父亲,他能深切感受到孩子患病时家长的焦虑与无助。看到消息后,王永涛立即与协会负责人联系,毫不犹豫的为两个孩子捐助了1000元。

2015年,王永涛来到大同县郭家窑乡一所小学,为家庭困难的孩子送去了自费购买的学习用品和崭新校服。

2017年,在爱心人士的介绍下,王永涛所在的协会资助了一对父亲去世、母亲精神失常的姐弟,他了解情况后主动承担了每月为姐弟俩运送慰问品的任务并多次以个人名义给孩子们送去生活费。

“300、200、50……”在王永涛的一个小本上记录着他的每一笔捐款,7年来,他累计捐款7215元。每当亲友打趣说以后可以用来“邀功”时,他总是笑着说:“咱的经济能力有限,但不管钱多钱少,只要能真正帮助到那些有需要的人,就值得!”

6年 护送考生235人次

2015年5月,王永涛无意间看到一则倡导“高考爱心送考志愿活动”的消息,正准备报名参加的他,忽然萌发了一个“何不自己来组织”的“大胆”想法。王永涛将想法告诉身边的朋友后,朋友们欣然同意,很快,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公益团队——“长城爱心车队”。

车队建立后,王永涛立即与开源街道办事处联系高考送考事宜,收集家境困难、行动不便、居住地离考点较远等特殊考生信息;按区域分配考生乘坐车辆;全面“体检”车况及车容车貌;规划选择好最优行驶路线,科学安排好时间。

2015年6月7日,10辆张贴“爱心送考”字样的车辆规范驶向大同三中考点,顺利完成了当年的爱心送考任务。

在2019年的一次送考前,他接到了考生家长说孩子身体不适的电话后,提前起身将考生送往考场医务室,检查过程中,他全程陪伴在考生身边,在得知考生是因紧张造成的不适后,悬着的心才放下。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考延期至7月7日至8日,虽然考试延期,但他们车队的爱心送考却并未“迟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车队志愿者在做好车况、车貌检查和路线勘察、规划等“标准动作”的同时,还对车辆进行了全面消毒,并配备了医用口罩,再次开启“送考”之路,与高三学生共同迎来了一次“大考”。

6年来,王永涛的“长城爱心车队”由最初的10辆车增加到了如今的45辆,累积安全护送考生235人次,受到了考生、家长及开源街道办事处的一致好评。

在接受广播电台采访时,他真诚的说:“每年的高考送考,我们为的就是一份爱心,每当听到学生和家长的一句‘谢谢’,我们心里就暖暖的。”

1200公里的爱心传递

“我不一定能让他们成为最优秀的孩子,但我坚信一定能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爱心、懂感恩的孩子。”在谈到为何让自己的一双儿女参与公益活动时,王永涛这样说道。

王永涛不仅自己参加公益活动,他还让自己的儿女也走上了“公益路”。只要孩子稍有空暇,王永涛就会带上孩子们去探索他口中的“爱心”和“感恩”。春意盎然的万泉河山地,孩子们栽植绿意,亲近自然;千里之外的藏区求助,孩子们节衣缩食,寄去温暖;鳏寡孤独的救助站里,孩子们取碗递筷,弘扬美德;乐善好施的慰问发放,孩子们手抱肩抗,爱心传递。

2018年以来,王永涛与孩子们一道为65户特困家庭送去了米、面、油、棉被等生活物资,“公益路”累计行驶里程达1200余公里。在这段“公益里程”中,孩子们也不断成长,从最初面对酸臭掩面跑出的窘态到认真细致铺床扫地的从容,从自鸣得意施舍般给予到推心置腹真诚的分享,王永涛用实际行动将“传播爱、奉献爱、分享爱、感受爱”的公益文化根植到了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不仅如此,在王永涛的带动下,燃料车间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了公益志愿活动中来,义务植树、志愿献血、关爱环卫工人等一个个爱心公益活动也渐渐传唱开来。“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以我一己之力虽然渺小,但却可以作为一个支点,激发起更多人的爱心,唤起更多人投入到公益事业中。”王永涛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

乐善有恒,大爱无疆。王永涛的“数字”公益路仍在继续、爱心故事还在上演,而奉献也让他的生活更加幸福。

脚部
X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