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自主研发的百公斤级褐煤蜡绿色提取试验装置在打通全流程后,实现连续稳定运转,顺利产出满足煤炭行业褐煤蜡技术条件二级标准的褐煤蜡产品,提取效率相比行业现有水平提高5%以上,脱蜡煤残剂含量远低于环保要求。
图为百公斤级装置生产的褐煤蜡产品
传统褐煤蜡提取工艺采用毒性较高的苯/甲苯作为萃取剂,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和安全要求。为了解决这个行业发展难题,低碳院于2018年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毒褐煤蜡提取萃取剂,并针对国神宝清煤电化公司煤矿富蜡褐煤树脂含量高、水份高、易粉化的煤质特点,于2019年开发出适应该煤种的绿色提蜡脱脂集成新工艺,包括褐煤蜡绿色提取、树脂分离、溶剂回收、残煤处理等关键单元。随后,技术团队克服新冠疫情的影响,于2020年6月底在化工公司所属的榆林化工公司中试基地建成百公斤级全流程连续试验装置,经过三个多月的调试和改造,于国庆节前夕正式投料运行。
图为低碳院实验室生产的褐煤粗蜡产品
褐煤蜡是一种小众、不可缺少的重要化工产品,广泛用于日化、油墨、精密铸造模料等行业领域。国际范围内,德国生产的褐煤蜡占市场90%以上,基本垄断着国际市场,而我国褐煤蜡目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我国富含褐煤蜡的褐煤资源稀少,分布于云南、内蒙、东北等少数地区,宝清煤电化公司露天矿褐煤平均蜡含量5%以上,局部高达11.6%,属于稀缺的富蜡褐煤资源。褐煤蜡绿色提取技术可与其他褐煤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优化,在提取出高附加值的褐煤蜡产品后,脱蜡褐煤可继续作为发电燃料或气化原料,真正实现了煤炭资源梯级高效利用。
低碳院该技术开发的成功,将填补国内褐煤蜡市场空白。下一步,该院着力重点对工艺系统和核心设备进行优化,计划作为落实黑龙江省“煤头化尾”战略的具体举措,与宝清煤电化公司共同建设工业化示范装置,发展新型煤电化工联产,同时将持续开发产品分级和精制技术,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